栏目导航
  战争概览(2572)
  战争简介(0)
  战争背景(1990)
  军事对比(582)
  战争历程(0)
  第一阶段(0)
  第二阶段(0)
  第三阶段(0)
  重要战役(179)
  平壤之战(8)
  黄海海战(57)
  旅顺口之战(54)
  威海卫之战(24)
  辽东之战(36)
  甲午人物(3940)
  邓世昌(309)
  李鸿章(2922)
  明治天皇(122)
  伊藤博文(384)
  左宝贵(64)
  丁汝昌(109)
  刘步蟾(30)
  历史研究(1806)
  图书专著(66)
  期刊论文(629)
  会议论文(61)
  学位论文(83)
  报纸文献(967)
  史料集锦(61)
  珍贵图片(7)
  影像资料(54)
  报纸文献(0)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私立大学缘起分析
作者:张坤  年份:2009-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明治维新 私立大学 资本主义 
描述:问题的研究,是从私立教育发展的历史、私立大学兴起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等方面来解析日本私立大学缘起。通过这几个方面分析得出明治维新时期的私立大学的兴起是历史的一种延续与发展,同时也是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它的政治因素主要体现在明治政府的一系列与教育有关的法令的颁布上,为其兴起制定了一个相对稳定且可操作的规则;经济因素与私立大学兴起的要求和条件密不可分,经济的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的培养需要经济支持;文化因素是私立大学兴起的深层的环境因素,能够善于学习别人优点的文化特质,是日本包括在私立大学方面能够独树一帜的重要原因。正因为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明治维新时代,日本的私立大学才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清代甘肃矿业研究
作者:马优努斯  年份:2009-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清代 甘肃 矿业 洋务运动 新政 
描述:接、内外交困、颓势毕露而又衰败萎缩的局面。洋务运动时期,左宗棠对甘肃经济的开发促进了甘肃矿业的发展。“新政”时期,甘肃为了贯彻“新政实业”建立了一些矿厂和矿业学堂,甘肃地处边远地区,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比较落后,新政在甘肃的推行对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改变甘肃面貌,对开发地方经济起了一定的作用。在清代,甘肃矿业开发兴盛起来,以金矿为主的各式矿种的生产,都以数倍的数量在翻番上升,从业人员大量增加,矿厂规模不断扩大,矿业在当时甘肃国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日益上升。成为甘肃各族人民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甘肃各地的矿厂由于缺乏资金生产规模不是很大,同时清政府的一些不利政策对矿厂的扩大再生产也造成影响。新式矿业人材则更为缺乏,加之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生产技术水平发展缓慢。所以甘肃矿业进入近代后就显的相对落...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作者:董明月  年份:2009-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中国近代化 洋务运动 思想启蒙 军事 经济 教育 
描述:夷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即“洋务运动”。他们兴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创办三支海军,建立海军衙门;建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人才,派遣留学生。通过这些措施,中国具备了一支与传统的八旗、绿营、水师迥然不同的新式国防力量;出现了第一批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工业及与其相联系的企业家、工程技术人员、知识分子和产业工人。同时,近代化还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等领域渗透,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本文试图从中国近代思想启蒙、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及科学技术等方面谈谈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并希望通过这些探讨获得一些对当下改革的启示。
明治维新前后武士的经济思想研究:通过五代友厚的生平探究士族的经济思想
作者:赵勍  年份:2009-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士族 明治时期 五代友厚 经济思想 士族授产 
描述:治维新,通过一系列自上而下的改革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这场改革维新的中坚力量是武士。他们发动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统治,拥立天皇亲政,实现了近代国家的统一。之后又制定出“殖产兴业”、“富国强兵”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全面效仿西方,推行日本的近代化改革,最终成为近代亚洲少有的独立国家并跻身列强一员。 维新后士族(旧武士)失去了俸禄和大多数特权,但他们仍然是改革的领导力量。一部分士族成为国家领导者,制定各项经济政策;另一部分士族投身实业,开始经营新式企业。这些士族阶层引导日本接受西方技术和经营思想,开创近代工商业、航海业、金融业,形成了三菱、安田、涩泽等大财团,另一方面同样也留下了“士族的商法”、“大名买卖”等词语。通过研究士族阶层的经济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明治维新以...
保守中的进步
作者:姚勇  年份:2009-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同治中兴 洋务运动 经世致用 
描述:思想内涵。在后一个时期,在外来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刺激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经济(从家庭手工业开始)首先在外来侵略下发生巨变,从而逐渐波及到政治文化的领域,产生了一股对西方侵略的反动意识。这一意识有一个逐渐发展演变的过程。前期仍以儒家思想为主旨,逐步学习吸收西方的器与道;在晚清后期,儒家思想开始失去其社会主导思想的地位,特别是1905年科举制的废止,使得传统思想失去了一个主要的依托。而发生在前一时期的洋务思潮,正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价值观而对西方新知的有限学习和吸收,其具体的社会实践,就是洋务运动。尽管产生于两个巨变时期的这两种思想有着诸多的不同,但是其中“一以贯之”的还是儒家所倡导的“经世致用”的精神。冯友兰先生曾说:“在历史演进中,我们不能恢复过去,也不能取消过去。我们只能继续过去。历史之现在,包含着历史的过去。这...
初中历史洋务运动教学探究
作者:沈敏  年份:2009-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初中历史 洋务运动 课程标准 课堂教学 
描述:初中历史洋务运动教学探究
日本德川时代西方科技传播研究
作者:王秋菊  年份:2009-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德川时代 西方科技 科技传播 明治维新 
描述:的传播实态,总结出德川时代西方科技传播的特征,阐述了德川时代西方科技传播对日本近代科技发展与社会变革产生的决定性影响。本文首先从传播与科技传播的内涵着手,明确科技传播的定义,指出科技传播是个科技信息在特定文化时空中传递、且受其规约的过程,并总结出科技传播的功能与特征,为研究德川时代西方科技传播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在回顾前德川时代日本科技发展与演化历程的基础上,剖析影响日本传统科技发展的文化特性——移植性与功利性,并指出这种文化特性与西方科技得以在德川时代深入传播的内在关联。由于特定的社会环境对科技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对西方科技传播的历史前提做了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西方科技在日本传播的三个历史阶段——南蛮学、兰学和洋学。再次,围绕科技传播的主体、内容、方式以及效果等四个方面,着重分析了德川时代西方科技传播的特征。从主体来看,涉及西方传教士、海外商人、医生、各级武士以及官方机构、民间组织等,具有多元性的特点;从内容来看,涵盖从欧洲中世纪到近代的自然科学及技术,并且学科范围不断扩展,因而具有丰富性和拓展性的特点;从途径来看,包括宗教活动、商务活动、翻译著书、举办教育等,体现了多样性的特点;从效果来看,前一阶段的传播为下一阶段的传播作了铺垫,而且科技自身的深刻变化又对社会变革造成强烈影响,因而西方科技在日本德川时代的传播效果具有系统生成性和效果累进性的特点。最后,分析了德川时代西方科技传播对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科技发展及社会变革的具体影响,并阐述了对我国今后科技发展及社会改革的启示意义。
晚清军事变革战略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作者:王兆辉  年份:2009-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晚清时期 军事变革战略 洋务运动 优先军工战略 军制变革 近代中国 
描述:历次变革纳入到战略研究中,则为认知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一条非常清晰的分析路线。 从战略研究的视角来看,晚清政府的历次变革都是一种国家整体战略的局部不断深入调整。由于晚清政府变革是被动式,并对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认识缺乏深刻理解,且具感性,这使得变革多集中于军事领域,从而在某种程度形成一系列的军事变革的持续,即军事变革战略。晚清军事变革战略,在洋务运动时期表现为“优先军工战略”;在戊戌变法、清木新政时期则表现为“军制变革”。这其中尤以洋务运动“军工优先战略”为先导、为核心。晚清军事变革战略的创建是当时中国历史语境必然需求下的产物,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要求和现代化进程下社会变迁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交织着理论和现实的双重变奏。从此,军事上变革的延续性不可逆转的迈开了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步伐。
神权和法权--明治以来日本政治体制的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作者:山本节子  年份:2009-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神权 法权 政治体制 日本 明治维新 中国影响 
描述:神权和法权--明治以来日本政治体制的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洋务运动时期和资产阶级改良、革命运动时期的翻译出版
作者:刘亮  年份:2009-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行了以应用科学、自然科学书籍为主的翻译出版活动。到了资产阶级改良、革命时期,民营出版机构纷纷崛起,精通外语的中国翻译人才逐渐增多,在资产阶级改良、革命运动的鼓动、影响下,这些人和机构翻译、出版了大量西学书籍,以社会科学类书籍为主的同时也注重全面地译介西方科学文化。对两时期翻译出版的研究,将有助于对中国近代翻译出版史以及中国近代历史、近代文化史、近代思想史的理解和研究,对我国现今的翻译出版活动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分别阐述了两时期翻译出版的情况,较详尽地介绍了洋务运动时期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教会出版机构的翻译出版情况和资产阶级改良、革命时期改良派的早期翻译出版、改良和革命影响下的日文西学翻译、社会科学类书籍的翻译出版、文学翻译出版、广学会的翻译出版等方面的情况,并在其中讨论了两期翻译出版与洋务运动、资产阶改良、革命运动的关系,也反映出了两期翻译出版的一些重要特点。在此基础上,对两时期的翻译出版进行了比较分析,论述了两时期翻译出版在出版理念和指导思想、翻译出版机构、翻译人员、翻译出版书籍等方面的不同,以及它们都从属于或受影响于社会政治运动、具有共通的目的、客观上都产生了很大影响的共同特性;并专章论述了两时期翻译出版对中国的思想、社会、学术、出版等方面产生的重大影响,其中重点讨论了两时期对中国对西方的观念的改变、民主思想的启蒙、科学精神和方法的引进、中国近代工业的出现和发展、政治制度的变革、自然科学在中国的植根和发展、近代社会科学各门类的建立、近代出版机构的建立和发展、印刷技术的进步、版权观念和版权法律制度的形成等进程的推动和促进作用。